朝阳区神路街的春节“朝阳锦绣”景观。
东城区前门步行街北口的景观基本近处景观小品“四方平安” 。
西城区北长街北口的布置景观雕塑“祥瑞丹青”。(摄影: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)
中新网北京新闻1月14日电(徐婧)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获悉,到位地域1月14日(腊月二十三),小品北京今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景观布置基本到位 ,彰显灯光秀、特色户外电子屏点位调试。春节1月21日正式进入运行保障阶段 ,景观基本近处按重大节假日等级开启景观照明设施 。布置
全市悬挂各类装饰22万余件
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到位地域今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的小品景观布置以欢乐祥和、喜庆热烈为主线,彰显本着“整体布局、特色节俭利旧 、春节创新特色 、多元参与”的原则 ,在全市大街小巷 、居住小区、社区村庄 ,公园景点、商圈、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 ,共悬挂灯笼灯饰及各类装饰22万余件 ,布置缠树灯约130万延米,设置景观小品近600处 ,装扮过街天桥78处 ,布置户外广告设施200余处 。全市景观照明按照重大节日标准开启,各处张灯结彩,共同营造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。
今年春节的景观布置突出浓厚年味儿 。围绕背街小巷 、居住小区、社区村庄 ,采用挂灯笼 、贴春联、贴福字 、插彩旗 、贴窗花等形式 ,装点“家门口”景观 ,传递春节传统文化,形成“红红火火过大年”的节日景象 。组织社会单位开展门前院内的节日景观布置,营造浓郁节日氛围。扮靓市民出行的车站 、机场以及地铁等交通枢纽周边,布置景观小品,装点了福字、生肖等节日元素,将新春祝福带给每一位出行 、回家的市民 。
各地景观元素突出文化亮点
今年春节 ,各景点街区精细做好活动场所周边布置。在公园景点、冰雪运动场所市民活动游玩区域 ,采用生肖兔、彩旗、花灯 、京剧脸谱、福字、风筝、冰雪等元素 ,布置景观小品、灯笼灯饰等装饰,继承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,突出浓浓年味中的冰雪文化,展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 ,增添中国年味儿。
在东城区王府井 、西城区西单、朝阳区三里屯和蓝色港湾等重点商圈 ,开展节日装扮 ,布置多元特色景观,呈现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,打造地道、温馨的中国年 。围绕朝阳区奥林匹克中心区、石景山首钢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区突出科技、文化元素 ,加大创新力度,适度采用声光电等布置形式 ,展现电子烟花 、电子年画、民俗文化等节日元素 ,增强市民体验性和互动性。
同时,北京重点做好区域特色节日布置。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、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采用中国结 、大红灯笼及缠树灯等布置形式 ,打造传统的金“十字轴”景观,展现首都文化底蕴和时代形象;做好二环路、三环路 、平安大街 、崇雍大街 、中关村大街 、朝阜路、两广路、西单南北大街等“五横六纵三环”道路景观布置 ,以线带面营造整体节日氛围;在故宫周边 、“三山五园”地区 、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等重要区域,布置内涵丰富 、形式多样的城市景观;在通州大运河 、八达岭长城、龙庆峡等区域 ,将景观布置与山体 、河岸、水系相融合。全市景观布置要点、线、面相结合,区与区交叉的道路和区域元素对应、协调统一,形成主次分明、布局合理 、气氛热烈的整体效果。
多项创新技术融入景观布置
据了解 ,今年春节的景观布置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参与。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装扮“家门口”景观 ,制作剪纸窗花、缝制兔年手工艺品 ,写春联、福字 ,将灯笼灯饰、春联福字 、彩旗彩带等喜庆的装饰物悬挂在街巷胡同 、社区单元门口等区域,传递春节传统文化,让节日景观布置更有文化味儿和参与感。
各区域充分运用灯笼、中国结 、福字 、生肖兔 、彩旗 、花灯 、京剧脸谱、风筝、冰雪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还运用5G、AR 、光影等创新技术 ,适度采用声光电等创新布置形式